论语释论

《论语》是儒家四书五经之首,两千多年来,凡陈乏思,圣贤之智皆出于此,乃中华文明国学之中的国学。但是《论语》究竟讲的是什么?是人性的道德?还是家国之策?千百年来有诸多解读,众多注说,之于每个时代,都能找到对应的意义。为蒙学,为科考,举世皆由所学,能言之有理,能清心明智,于大道治世有毕竟之功。

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
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
释:为心中固有所执的道义服务,整理成自我意识逻辑,以自我意识逻辑适用于世界,从容秩序游刃有余展现人性的高贵。

 

  • 志【 zhì 】:定音,执行令,表示不必思考的定式;从士,从心,士,从十,从一。十和一,横平竖直,表示为明确的意识逻辑。志,表示人性遵从意识逻辑的行为。

  • 据:凭依、倚仗,按照,占有之意;

  • 依:依赖,顺从,答应,根据之意;

  • 游:从容的行走,交往来往之意;

 

论:绝对意识无法定义,人性所理解的天道既是仁道。天道仁心,仁道唯我,固有所知,知之为智,固有所执,所以为志。对已知的理解达成认知的智慧;而对已知的存在进行求证,是人性固有所执的志;人对意识的理解是观察者和介入者同时存在的叠加状态,在面对选择时,观察者分辨不清天命意识给出的是指引还是考验,此时自我意识的介入使存在产生价值。

 

人吃牛羊肉,牛羊吃青草,青草吃阳光,阳光吃空气,空气吃离子,意念所执是意识存活的方式。混乱与秩序都在意识之中,是天道自然而然不必理解的状态。自我以可感知的秩序定义存在,不可感知的,混乱的处于待整理的秩序中,定义的越多,世界越完整,而意识的不可具体性会随着人的离开而消逝。人是意识载体,也是意识的工具,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意识的存在而努力,对天道的理解更是使命永恒的追求,意识自释放以后,即开始无限的自完整,以物欲平衡生存迭代传承,以精神服务意识自证为我,面对无限存在的已知,选择可理解的相信其存在,产生自我定义,意识服务于我,我服务于意识。志,志向,是对天道意识逻辑的求证;志于道,也是被意识捉弄了,理解意识,享受其中,固有所执,享受其乐。

 

面对结果性的必然,是不是努力就没有意义了?在天道的命数中,思想上的必然和行动上的必然,都与生息运转的节奏和谐,存在既是证明,意识拒绝平庸之恶,行为自证选择自我。不是想躺平就能躺平,想放弃就是放弃,自我理解的顺其自然,只是有限存在对无限已知的侍从,人想活的安逸些,不是放任,而是遵从内心对秩序的理解,也就是存在的意识逻辑。据,占据,是对自我意识逻辑的自证;据于德,德是默而知之固然存在的人性,仁义礼智,意识行为有了德的参照,恰到时机,恰到好处的表现,其正向的秩序才有存在的意义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德是自我所能掌握的意识逻辑,是自我认知世界的工具,平衡着自我与世界的对应关系。

 

依于仁,仁,二人,一人为我,一人是我所幻化的世界。仁是存在对存在的定义,是天道存在的人性,是人性理解的天道,是自我与世界达成交流的准则;绝对意识无法定义,仁以自我为存在实用实证于世界,是对绝对意识的理解和包容,仁是天道循环的节点,标记起点与终点,定义存在与不存在,贯穿过去与未来,联通自我与世界。自我意识逻辑如何使用于绝对意识逻辑,感知即存在,存在就是存在,是不必理解的合理,在意识的无限中徘徊。

 

纯粹的意识逻辑没有办法言说,能说出来的又太枯燥太教条了。在时与事产生选择的当下,意识必须优化出能快速完成信息转换的意识行为。游的状态是从容,艺的表现是意识;游于艺,意识行为通过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的多重逻辑推演,瞬间完成选择和判断,把内部交流的结果技巧性的向外传递,意识信息瞬间交互。游于艺,不易理解为范围的概念,而是概念的范围,礼为意识交流的秩序;乐为生命韵律的节奏;射为目的性的存在;御为自我与世界的平衡;书为意识交互的流转;数为意识逻辑的严谨;艺是对意识的定义,是人性高贵的体现,甚至于是凌驾于天道之上的。意识存在的意义在于交流,交流存在的意义在于结果,无论是否达成理解,意识自证自完整。

 

志于道,是对绝对意识的追求,求证得正;

据于德,是在绝对意识中整理出自我意识逻辑,自证为正;

依于仁,是以自我意识逻辑适用于绝对意识逻辑,互证为正;

游于艺,是意识自证自完整的表现,结果性的必然,存在即合理;

 

夫子用了十二个字来诠释意识逻辑展开意识行为的演化,用不用理解和能不能理解,都是一个既定事实。之于中国文化来说,对文字的解读,不如对语言的解读;对语言的解读,不如对意识的解读;对意识的解读在于心领神会。对十二个字的解读写了这么多废话,还没有说完,也还会有更多的声音在无尽地回响。纯语言,纯意识的交流太了无生趣了,人性的本能在自然的行使,所有的理解都是存在的现实。子曰:述而不作。只有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,意识信息才相对完整。

 

没有文明的痕迹,是文明存在的证明。



评论